中国教育当局上周公布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以下简称“双一流”工程)的学校和学科名单。前者一共42所,后者一共95所。此事在自媒体上引出了各种“段子”。先不论进入“双一流”工程的学校和学科的选择是否合理公正,该工程和之前中国教育当局搞的“211工程”和“985工程”一样,本质上是中国政府用做“两弹一星”的方法来推进一流大学的建设。然而,大学不是“两弹一星”,靠政府规划是建不成一流大学的。
无论是“211工程”还是“985工程”,抑或胡锦涛时期末期提出的“2011计划”,本质上都是长官意志的产物。这在“985工程”上表现得非常明显。1998年5月4日,时任总书记的江泽民在庆祝北大建校100周年大会上向全社会宣告:“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为贯彻江泽民的这一号召,教育部决定在“211工程”的基础上,重点支持部分高等学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简称“985”工程。后来胡锦涛也仿照江泽民,2011年4月24日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的讲话中提出了“推动协同创新”,于是在次年5月,教育当局启动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这就是“2011计划”。
截止2011年,全国共有112所院校进入了“211工程”;截止当前,有39所高校进入“985工程”;截止2015年,认定了两批共38个国家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查阅进入名单的学校,会发现,每个省市基本至少有一所高校。尤其是“211工程”,水分较大。2016年6月,教育部宣布,两个规范性文件——《关于继续实施“985工程”建设项目的意见》、《关于补充高等教育“211工程”三期建设规划的通知》失效,这也就意味着教育当局不再把重点放在这两个工程的建设上,亦即意味着它们的使命结束。
教育当局之所以要结束两个工程的使命,除了它们尤其是“211工程”成为“鸡肋”外,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要搞新的工程,这就是“双一流”计划。2015年8月,中央深改小组第15次会议审议通过《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同年10月,国务院印发了该方案。2017年1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三部门联合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至此,“双一流”工程作为国家工程正式取代前两个工程。
中国政府和教育当局决定推出“双一流”工程,最根本的原因,当然是换了新领导人。一朝天子一朝臣,新政府要在教育方面做出业绩,就不能继续“前朝”的工程,而必须在形式上有所“创新”,另搞一套。但由于重点大学也就那么些,所以,“双一流”工程最后的入选名单,基本还是“985”工程中的大学,当然,它在形式上变成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实质上属于换汤不换药,都是长官意志下的政绩工程。
问题是,靠着政府意志能够建成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吗?不排除少数大学和学科能够进入世界一流,但它们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和学科,也是其按照自身特色、长期积累的结果,而非政府规划的结果。换言之,没有政府的全力资助,它们也能进入,只是时间上可能要晚点而已。以清华、北大为例,这两所中国最顶尖的大学,没有获得政府额外的资助,如果中国要有大学进入世界一流,恐怕也非它们莫属。原因是它们自身的特色,在百多年发展历史中有深厚积累。就是没有政府的资助,比起其他大学来,它们也能获得校友和外界最多的捐赠。而政府的“双一流”工程,在助推它们进入世界一流的过程中,也不是说完全没有一点的作用,政府的作用充其量就是锦上添花而已。
然而,除了少数顶尖大学,该工程中的42所大学和95所大学的学科大部分都能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行列,基本上是痴人说梦。何以如此认为?按照规划,“双一流”工程是分三步走的,其中第三步到本世纪中叶,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数量和实力进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假如以世界前一百强为世界一流大学的分界线,到2050年,中国就占世界一流大学的40%比例,而这不过是在大约30年的时间里取得的,任何一个有点基本常识的人,都会觉得不可能。即使把世界一流大学放宽到前200名,中国所占比例也达20%,这在30年的时间内也难以做到。
想想看,中国从改革初到现在40年的时间,大学的数量虽突飞猛进,可有几所大学真正进入世界前100名行列。而中国经济在此期间却跃升为全球第二。尽管中国目前的国力比过去更强,能够拿出更多的钱投入到大学,但是,有了钱只是办好世界一流大学的充分条件,而非必要条件,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当年西南联大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何以创造那么辉煌的成就。征之中外大学的发展史,尚未看到单靠政府规划和投入就能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案例。或许中国能够打破这个规律,创造奇迹,但至少从目前看不到此种迹象。
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有大师之谓也(清华老校长梅贻琦之言)。或又曰,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 ,应学术自由、兼容并包(北大老校长蔡元培之言)。武汉大学前校长、改革家刘道玉曾说,西方大学的精髓就是十个字:独立、民主、自由、质疑、批判。这是大学精神之美。复旦大学前校长杨福家也说,一流大学应该特色鲜明、大师云集、科研领先、以人为本,有大爱情怀。从这些前贤的办学理念、经验以及世界一流大学的成长规律来看,没有以创造精神、批判精神、社会关怀精神为代表的大学精神;不能自主办学、教授治校;没有自由包容的学术和研究氛围,给老师和学术套上意识形态的紧箍咒;没有紧贴现实、关爱人类的情怀,就不可能有世界一流大学。上述几条,简直是世界一流大学的标签。
而中国的大学,恰恰缺乏的是这些要素。当下的中国大学,深受党化教育、行政干预和市场的三重压迫。这从“双一流”工程的总体方案可见一斑。方案规定“双一流”建设有十项重点任务,其中第四项是传承创新优秀文化,第六项是加强和改进党对高校的领导,第七项是完善内部治理结构。传承创新优秀文化指的是加强大学文化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化育人作用。加强和改进党对高校的领导指的是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全面推进高校党的建设各项工作。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指的是加快形成以章程为统领的完善、规范、统一的制度体系,加强学术组织建设,完善民主管理和监督。这三项任务是直接冲突的,一个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大学,如何形成民主的管理和监督?更进一步,在党化教育和党管高校的情况下,大学别说自主办学、教授治校,连起码的独立批判自由包容的精神也是决不允许的。
对此,政治局6月28日的会议讲得非常清楚。该次会议审议了《关于巡视31所中管高校党委情况的专题报告》,毫不含糊地指出,高校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教育阵地,必须旗帜鲜明坚持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高校党委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确保高等教育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健康发展。在这种教育方针指导下,大学精神完全已被阉割,高校充斥的是官僚和市侩那一套,可以说,中国大学的这套体制和意识形态管制,跟现代大学的精神完全背道而驰。
由此可以想象,由长官意志好大喜功推动的“双一流”建设工程,是不可能达到其目的的。它最终的结果,或者它带来的最大好处,多半是那些入选工程的大学,借机圈地扩校,向国家要更多钱而已,而这将是以大学的更加党化和行政化为代价的。【作者:邓聿文;原文链接:双一流”工程将会有什么样的历史命运?】